“五一”假期过半,你选择了怎样的度假方式?文旅市场又有哪些新变化?盘点假期前三天,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人少、空气好的户外乡村,是今年“五一”出游的重要选择,从清明火到“五一”的露营,以及公园里随处可见的飞盘、骑行、野餐等,都成为假期的热门玩法。
来自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多家OTA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乡村游订单占比较清明期间提升10%,乡村游的酒店预订单量较清明增长%。其中,乡村民宿的订单量占比达到51%,较去年提升20%,这也是五一乡村民宿订单量首次超过城市民宿。
在疫情影响下,乡村游、野外露营、骑行等新耍法、新产品的火热兴起,映射出了哪些文旅新动向?在需求端“口味”变动的同时,怎样才能激发出更多文旅新消费?
新现象:
乡村民宿订单量首超城市民宿,每晚千元民宿订单量占比超一半
远处青山如黛、连绵起伏,近处绿柳成荫、游人如织,错落有致的川西农居格外亮眼,墙面上绘制的年画显得生动有趣。“快来哟,这里好巴适!”不远处的“祥泉居”民宿里传来了呼朋唤友的笑语声。在“五一”假期,成都市民刘先生带着家人来到绵竹市九龙镇的“民宿网红村”棚花村,没想到这里的民宿几乎全都爆满。
“还没到中午,前来就餐的游客就已满了!”看着如此兴旺的人气,“祥泉居”民宿老板张祥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段时间赏春看花的人多,不光餐饮火爆,住宿更是早早预订一空。”
“五一”假期,类似的火爆场景出现在不少乡村民宿。来自途家民宿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乡村民宿的订单量占比达到51%,较去年占比提升20%。平台民宿每间夜预订均价达到元,每间夜均价超过元的民宿订单占比超过了一半。
▲成都新都区三河理想村民宿酒店资料图
四川省文旅厅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日第二天、第三天,全省纳入统计的家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环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近郊游、乡村游成为“主流”度假方式。据了解,“五一”假期前三天,成都乡村旅游民宿平均入住率超过86%,绵阳大批精品民宿在节前就被预订一空,节日期间一房难求。雅安及峨眉山周边精品民宿入住率更是超过90%,入住率比一般酒店高出近一倍。
“疫情影响下,近郊游兴起,乡村民宿预订量不降反增,显示了人们对于旅游消费的刚需依旧存在,乡村民宿也是疫情后增速最快的一个市场,这也是五一乡村民宿订单量首次超过城市民宿。”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表示,各地乡村民宿价格差距较大,整体稳中有升。一方面是因为其在软硬件上有较大幅度升级,一方面也由于优质乡村民宿资源较城市民宿更为稀少。疫情后,大家愿意在有限的旅游场景中消费更多,这也支撑了乡村民宿较为稳定的价格。在他看来,乡村民宿的红火有望带动乡村综合消费的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事实上,乡村游、尤其是乡村民宿对消费的提升苗头早已显现。以“民宿网红村”棚花村所在的绵竹市九龙镇为例,今年春季以来,踏青出游小高峰让九龙镇旅游业迎来了“开门红”。“初步估计3月全镇游客接待量在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万元。”九龙镇镇长张好欣喜地告诉记者。
新业态:
野外露营持续“高烧”,火热的消费吹起了怎样的“风”?
“但凡有绿色的地方,就‘长’满帐篷,大家不会放过每一块草坪。”如果说去年“五一”是格子野餐垫的天下,那今年“五一”就是营地帐篷的世界。
成都市民李小姐早早订好了位于彭州的春芽村露营地,并准备玩上3天。“烧烤、火锅、电影、遛娃,这次我们选了一个全家福套餐。”李小姐说,清明节的时候就尝试带全家人去香城湿地生态公园露营扎帐,结果发现从2公里外便开始堵车,进入景区内帐篷满地都是,“幸亏这次提前预定了,不然可能连地方都没有。”
相比李小姐这样直接选择露营相关套餐产品的市民,市民王先生则属于花钱购置装备的户外爱好者。在他的汽车后备箱里,装满了露营所需的基本装备:帐篷、防潮垫、餐垫、折叠椅、收纳箱、睡袋、零食等。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这个都是基本款的“刚需”,有些人在露营时还会携带烧烤架、音响、乐器、厨具、便捷炉等各式各样的装备,“花费几千元就是家常便饭,有的人还买一些精致套餐,价格就要上万元。”
▲成都市民带孩子们享受露营带来的惬意资料图
在朋友圈里,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露营装备,一把椅子三四百,一顶帐篷好几千。登山级的帐篷也越来越火,全套搭配下来,有的价格甚至需要三四万元。
“五一”期间,迪卡侬成都天府商场消费者络绎不绝,商场经理杨文守在户外装备区,为一批批顾客比较各类天幕和帐篷的性能与特点。“天幕热销很好地诠释了户外露营热。”杨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天幕类产品往年销量表现平平,但今年出现爆发式增长,该商场天幕销量平均每月超过个,同比增速超%。与天幕类产品销量一同增长的,还有帐篷类、家具类、炊具类等户外用品。
“露营热”背后是可观的消费升级潜力。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年五一5天假期期间,可以露营的公园门票销量同比去年涨幅超5成。年露营活动热门城市top10分别为北京、成都、广州、长沙、西安、天津、武汉、杭州、青岛、大理,新一线及二线城市露营资源更充沛,吸引许多游客前往体验。排名前十的热门城市露营地周边酒店预订增幅最高接近%,平均增幅达70%。
而来自天猫的近期统计显示,4月初的一周内,天幕帐篷在热销榜已经累计销售4.5万顶;户外营地车榜单累计销售2.5万辆;野餐垫榜单累计销售2.7万张。此外,折叠椅、折叠床、露营睡垫也都在榜上。
新风口:
一顶帐篷撑起百亿市场,野外露营等新业态能否成为文旅新风口?
露营正走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许多旅游企业、装备企业将目光聚焦在这个新领域,“露营+”模式被深度挖掘。比如记者在不少平台上搜索,“露营+自驾”、“露营+景区”、“露营+野餐”、“营地+乡村”、“露营+体育”等。甚至还有火星露营、沙漠露营、海岛露营等新兴露营方式,也正成为新的打卡方式。
▲成都市民在青龙湖湿地公园草坪露营
相对于露营装备的“一次性投入”,露营营地的“消费”更加高频,市场规模也在飞速扩张。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至年,国内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猛增至亿元,预计年增速达到18.6%,市场规模达到.6亿元。
“旅游市场依然存在着庞大的消费需求,在疫情背景下,野外露营这种让人们的活动空间从狭窄的室内扩大到自然环境中的活动火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四川旅游学会副会长、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诸丹教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