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画虽不少有但你见过夜光年画吗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_5154120.html

为了让绵竹年画在暗光情况下也能大放异彩,今年73岁的绵竹木版年画传承人陈学彰经过多年苦心钻研,在年画颜料中加入“特殊材料”,创作了一系列“会发光的年画”。近日,记者来到他的工作室,见证了这些“神奇”的年画。

01:03

加入“特殊材料”画出的年画“会发光”

在陈学彰家里的工作室堆满了年画和与年画有关的书籍文献。“这些有的是荧光年画,有的是夜光年画,还有一种是反光年画。”他指着两幅“尉迟恭”的门神画说,其中一幅在颜料中加入了荧光原料,这种画不会发光,但在光的照射下会呈现荧光色,色彩更加鲜艳,而另一幅绘制时在颜料中加入了反光原料,这种叫反光年画,在光线照射下,年画的线条、色块会呈现反光效果,“线条更加清晰,色块更加鲜艳夺目。”

普通年画(左)和反光年画(右)。

为了更加直观地让记者感受“反光年画”的神奇魅力,陈学彰现场制作了两幅白描“钟馗图”作对比。其中一幅用普通颜料绘制,另一幅绘制时加了一种特殊的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就是“反光年画”的关键原料。两幅图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但将它们放在暗光中,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加入反光原料的年画呈现反光效果,线条、轮廓更加清晰。

除了荧光年画、反光年画,陈学彰还研究出一种自身会发光的“夜光”年画,他告诉记者,“夜光”年画也是在颜料中加入夜光原料,年画在暗光情况下靠自身发出的光吸引人们的注意。记者将一张“夜光”财神画放到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发现整幅画都“亮了”,每一笔线条都清晰可见。

陈学彰正在创作“夜光”年画。

苦心钻研年画颜料在传承中“与时俱进”

陈学彰13岁时便跟随名师学习年画,如今已有60年画龄,拥有绵竹年画红货彩绘、黑货拓片、工艺潮扇等多项技能。为了传承这一民间技艺,他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给了儿子陈健。

陈学彰告诉记者,颜色就是绵竹年画的灵魂,因为绵竹年画的特征之一就是对比性,除了造型,颜色也要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史以来年画艺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表现它强烈对比的颜料。陈学彰说,传统颜料在绘制年画时,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时间久了比较容易褪色等。

陈学彰和他创作的“夜光”《仕女图》。

年轻时,陈学彰曾是原绵竹塑料厂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师,因为有着这方面的专业优势,在做年画时由于配色需要他总是尝试给传统年画颜料中添加各种“成分”,对年画常用色彩进行研究和改良。“凡是有用的材料,我都要用到年画上试一下。”他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偶然注意到路边的交通标识在夜间能反射光,看起来更加清晰显眼,当时就在想,如果年画也能反射光,那在夜里也就可以观赏年画了。

为了弄清楚交通标识能反光的“秘密”,他骑着自行车跑了数十里地,从一座大桥边捡回半截有交通标志的水泥桩,对上面反光部分的原材料进行研究。琢磨了一番后,他终于发现原来它运用了一种特殊的反光材料,就是记者当天在其工作室所见到的白色粉末。

对于自己的这些钻研,陈学彰认为“不值一提”。他说,60年来自己一直不忘的就是最初拜师学年画的经历,他对绵竹年画的色彩充满好奇,并把对色彩的研究和创新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之所以这么“爱折腾”,只是希望能够在不断创新中,将绵竹年画好好传承下去。

记 者|周玉琴

编 辑|黄勇霖

责 编|蒋文戈

来 源|德阳晚报

原标题|七旬老艺人“爱折腾”“夜光年画”让人眼前一亮

请猛戳右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