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创意农业学术季丨
创意农业学·乡村振兴微课堂
全球最美乡村观光季:绵竹年画村
章继刚
绵竹年画: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蕴含着长久积淀的文化与美学价值
作为国家4A级景区的孝德镇年画村,位于四川省绵竹市南大门孝德镇,坐落在德阿公路与成青公路的交汇处,地处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内,距离成都仅73公里。
年画村以乡村旅游为主轴,同时又是年画商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出精致的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享有“德孝故里、年画之乡”的美誉。
年,年画村荣获“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称号,年4月19日,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同年11月,又被评为“四川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在年,年画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荣获“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又称绵竹木版年画,因产于“竹纸之乡”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乡村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蕴含着长久积淀的文化与美学价值。乡村的振兴,要靠建设,要靠经营,更要靠艺术与美学。传统乡村蜕变为世界级诗画名村,要充分利用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探索出“文旅融合+美丽乡村”“创意农业+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全力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年画村,大街小巷都被独特的年画元素所装点,流光溢彩。在广场和公园里,戏腔悠扬。在李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内,游客们络绎不绝。在绵竹年画博物馆,游客还可以参与年画的拓印、彩绘等制作过程,沉浸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年画村全新打造的伏羲画坊已正式开放,这是历史上由年画村人李藩创建的“伏羲画坊”,它对绵竹年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伏羲画坊是李藩在清嘉庆年间创建的。李藩从小就来到绵竹的祝氏婆开办的“七星斋”画坊学习年画。通过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李藩在门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努力改进年画的不足,将雕刻、制版、塑造、川剧脸谱、戏剧服装色彩等元素融入年画之中。他创作出“赵公镇宅”“寿天百禄”“得禄荣升”等创新作品,在绵竹年画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销量大增,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断挖掘年画文化的丰富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传统乡村要发挥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各出奇招,探索可推广的创新路子,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进一步提高乡村与农民的获得感。
近年来,年画村不断挖掘年画文化的丰富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此打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个村庄以绵竹年画技艺的传承、保护、推广和宣传为核心,同时结合文创产品的生产、研学体验、艺术培训和主题度假等功能,目前已形成以乡村美食、特色民宿、非遗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等为代表的特色文旅产品。此外,他们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年画产业链模式,包括生产、供应和销售,环节,让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从农忙到农闲都有了保障,日子越来越红火。
传统乡村要以艺术和美学融入乡村,以艺术眼光和审美视角重塑乡土。传统乡村蜕变为世界级诗画名村,要通过发展乡村民宿、特色餐饮、农耕体验、亲子研学、艺术美育、山地运动、康养旅居等创意农业新业态,构成当代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繁荣景象,让广大人民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息和创意时尚的希望的田野上。
目前,年画村已经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绵竹年画村”,打造出了“画境绵竹·年画里”乡村旅游综合体,推出艺术体验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研学主题游等6条精品年画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在“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深挖年画传统文化内涵,发展年画产业,建起跑马场、花博园、水上乐园。在“乡遇画里”墙上,处处可以看到优雅的仕女、娇憨的胖娃娃、威武的门神等一幅幅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乡土气息浓郁的年画,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年画村推出艺术体验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乡村美食、特色民宿等精品年画旅游线路,村民开起农家乐、民宿、乡村咖啡馆。
绵竹年画艺人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出30个系列的年画衍生品,包括余种不同的产品。他们在年画街坊和剑南老街年画特色产品展销店中展示这些创新创意产品,不仅实现了年画作品向旅游商品的的成功转变,还进一步推动了年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绵竹年画产业平均每年的产值达到余万元。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达到余人,这其中包括四汇斋、三彩画坊、轩辕年画等30余家年画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帮助数千户老百姓增收致富。
让“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成为可能,更让传统文化以新姿态融入百姓生活
年画村秉持“让游客耍安逸、让年画艺人承技艺、让老百姓得收益”的目标,成立年乡画里集体资产公司,通过观光旅游服务、主题产品生产销售、非遗研学体验等,把有“看点”的建设成果转化为有“卖点”的创意农业发展效益,年集体经济收入实现50余万元。年画村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通过“艺人拿手艺换股份,村民拿积分换股份”的收益共享模式,带动全村余人参与年画的生产制作,不仅让“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成为可能,更让传统文化以新姿态融入群众生活。年年画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连续举办20届绵竹年画节、建成绵竹年画村国家4A级景区、中华年俗村省级文化旅游示范项目;提档升级九龙里、年画里、清平里等8个乡村旅游综合体,推出“绵竹绿道”IP,荣获“中国最适宜骑行游览线路”;绵竹市形成“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自然生态游”“运动康体游”和“非遗体验游”等特色旅游精品,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如今的绵竹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交流,也别忘了点赞哦!
中国创意农业学术报告美学经济篇(1)全球最美乡村:绵竹年画村
撰稿:章继刚
出品:创意农业网公号
创意农业学术季丨《创意农业1分钟》第14期
首发:百家号
(本文为《田园革命》延伸阅读版《全球创意农业连线·全球名村访》系列作品)
延伸阅读:章继刚总主编:《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文献:
[1]章继刚.田园革命[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章继刚.创意农业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3]章继刚.中国创意农业美学经济发展研究报告[N]四川农村日报-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