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31226/4317351.html「本文来源:西部文明播报」
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忙时扛锄头,闲时拿笔头”绵竹年画探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四川资讯网消息(余开洋摄影报道)竹栏轻景青瓦舍,石径连幽年画墙。穿行于德阳绵竹市年画村的五彩村路,栩栩如生、鲜艳生动的年画让人提前感受到了“年味”。11月3日,“年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采访团来到德阳绵竹市年画村,走进“农闲堂”,走入“乡遇画里”,感受绵竹年画的魅力,探究绵竹年画如何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忙时扛锄头,闲时拿笔头”,在绵竹年画村,农闲之时也是村民们绘制年画的创作之时,上千年的历史瑰宝传承至今,源远流长。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勾绘出岁月与回忆,也记录了今天的幸福和美好。
据了解,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是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西南地区。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的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是四大年画之一。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大家眼里,这里是美丽的乡村景色、民俗体验,但对村民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绵竹年画起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为了让这门民间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促进年画产业发展,当地通过支部引领,成立了年画协会,现有会员单位14家,秉持“传承、创新”理念,现有传统年画及衍生产品余种,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当地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在乡遇画里文创社区创设了农闲堂民艺坊,旨在通过文化振兴带动特色产业振兴,实现文、农、旅融合发展。
在这里,老百姓亦农亦画,让年画回归民间、产业富裕乡村。以发展年画产业助推农民增收,以传承优秀德孝文化带动乡风文明,深入挖掘年画文化、年俗文化、德孝文化、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四种文化有机结合,创造了“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两种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体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将年画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目前已形成以乡村美食、特色民宿、非遗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等为代表的特色文旅产品。年画村现有从事旅游行业的商家70家,年画从业人员余人,专业年画画坊10余家。年,全年共计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余元。
近年来,绵竹市以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高颜值旅游目的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实现“五个高于一个领跑”的目标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短板,奋力建设西部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区和川西大美乡村。近年来,绵竹先后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最美乡村百佳县市、德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的称号;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1个、示范村6个,德阳市级先进镇2个、示范村10个,建成1家全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作者/来源:德阳热点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