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来自成都的游客文静通过“一码游绵竹”小程序内的旅游攻略,在绵竹收获了美好舒心的游玩体验。“在来绵竹之前,我就通过这个小程序查好了最佳旅游路线,预定好了合适的民宿,出行十分方便快捷。”文静笑着说道。
“一码游绵竹”小程序是绵竹市智慧旅游建设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顺应游客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发展形势,营造良好愉悦的旅游环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绵竹市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积极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挥信息化在旅游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丰富游玩内容、提升旅游服务、加强旅游推广,为绵竹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打下坚实基础。
大数据赋能 为景区装上“智慧大脑”
6月8日下午,记者在市文旅局旅游大数据管理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坐在绵竹市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平台前,实时监测全市各个景区景点的游览状况、客流车流情况等。记者注意到,大屏幕上清楚地显示着入境绵竹人数的热力图、客流趋势、来源地、热门线路分析等信息。
“由于我市大部分景区都是免费开放的,以前对景区的客流情况、游客来源等信息,都不够精确。”市文旅局旅游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人周威说,自从去年7月投资搭建了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平台后,通过接入全市各个旅游景点,能够实现对景区的实时客流量、客源结构、驻留时长、出行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为*府进行下一步旅游营销和宣传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作为绵竹市智慧旅游系统最硬核的组成部分,绵竹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以“两个中心、一个数据库、三个应用平台”为核心,覆盖景区视频监控、热度监测、客流车流监测预警、网络舆情分析、产业运行监测、消费分析、公众服务、应急智慧联动等功能,具备“事前预测预警”“事中引导分流”“事后精准营销”的作用。通过对景区运营情况和游览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反映游客流量在不同景区不同时段的差异,为景区和游客提供高峰预警、求助咨询、投诉处理等24小时在线服务,全面提升绵竹市旅游服务的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据悉,今年以来,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发布指令起、调度人次、共处理业务起,初步实现了“看得见,联得上,呼得应,调得动”的智慧旅游管理。
一码在手 游遍绵竹
“中国绵竹年画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人,年画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的发源地,是绵竹古城遗址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涌泉跃鲤的诞生地,是著名的德孝文化之乡.......”在孝德镇年画村景区,游客拿起手机,扫描景区导览图上的